常言道,水火無情。
誰也不希望火災發生,
但是高溫天氣下
高速公路邊溝邊坡一旦發生火災該怎么辦?
雨季,汛期
不確定因素增多
應該怎么去做才能保護高速公路安全?
地震來臨時
怎樣保護自己?
又該怎樣保護行車安全?
這些問題他們來給你答案。
隨著近年來極端災害天氣的頻繁出現,為應對“防大汛、抗大災、搶大險”的嚴峻形勢,提升京滬處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檢驗高速公路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和實用性,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由京滬處安全科牽頭組織各單位進行防汛、消防及地震應急預案綜合演練比賽。為在特殊時期有效防止疫情傳播,所有參演人員全程佩戴防護口罩。
滄北養護工區高度重視此次活動,精心組織,聯合高速交警、高速路政、高速救援以及日常養護外協單位共同開展,與7家兄弟單位共同參與角逐,憑借出色的發揮,貼近實戰的演練,最終以三個分項第一、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脫穎而出。這已是該工區連續兩次獲得京滬處應急預案演練第一名。
野火無情 合力撲救
“叮鈴鈴”,急促刺耳的電話鈴聲響起。滄北養護工區值班人員接監控指揮中心通知,轄段內邊溝過坡發生火情,需工區迅速調配人員進行處置。
接到火情通知后,值班領導立即宣布啟動消防應急預案。巡查人員首先趕到現場,擺放反光路錐,查看現場情況,利用巡查車上的“多功能噴水裝置”對火情先行控制。
這種 “車載式多功能噴水裝置”由工區最新研發并首次亮相。
由于天氣等原因,高速公路邊溝邊坡著火時有發生,養護工作人員在實際處置中,針對較小火情一般普遍首先采用滅火器實施滅火,但在應用中由于部分著火點位置樹木、枯草較多或水溝較深,使用滅火器控制火情有時會“鞭長莫及”。該裝置管線長度可延長至數十米,在控制較小火情方面有著快速、靈活、受地理位置局限小等優勢。
由于場景預設現場火情較大,工區水車隨后趕到現場將火撲滅。最后隨著高速交警完成事故現場勘驗、事故車輛被拖走,消防演練結束。
大雨沖刷 緊急搶險
因連日強降雨,某日夜間,工區養護路段內出現路基松軟、路面塌陷,需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應急搶險。
為高度還原演練場景,此次防汛演練設置了夜間照明搭設、邊溝邊坡排水、路基加固、路面沉陷修補等環節。
在防汛應急預案啟動后,滄州路政大隊首先到達現場擺放反光路錐、疏導交通。高速交警隨后到達,確認路面情況,通知監控指揮中心封閉相關站口,實施交通管制。與此同時,工區維修隊也在迅速集結,兵分兩組,一組裝運防汛搶險物資,一組駕駛路面維修設備趕赴現場。
為能直觀、清晰展現演練步驟,該環節設置為兩個現場。第一現場中,維修隊人員利用潛水泵及應急搶險車先期進行排水作業。第二現場,水抽排完成后,維修隊人員填裝沙袋、加固路基,修補路面塌陷。在基本符合通行條件后,保留相關警示標志、安排兩人現場值守觀察。
天旋地轉 地震來臨
為確保地震演練能達到預期效果,工區合理劃定院內及周邊應急疏散場地(避險場所)、疏散通道,明確應急疏散信號方式,要求全體職工熟悉和掌握應急疏散的流程和紀律要求。
場景一,宿辦樓職工避險、疏散。在聽到警報聲響起后,在崗職工反應迅速,按照預定線路抱頭、跑步撤離到院區安全開闊的疏散場地,各部門隨即清點人員、救助傷員,并向總指揮報告。
場景二,路基垮塌應急處置。在工區人員安全撤離至指定位置后,工區領導接到管理處抗震救災領導小組指示,轄區某路段因地震造成路基垮塌,工區搶險隊立即拉載編織袋、鐵锨、洋鎬、木樁等搶險物資趕赴事發現場封閉道路、填裝沙袋、用沙袋加固路基,并在周圍打樁加以固定。最后使用壓路機夯實路面,在確保路面達到通行條件后限流通行。
像戰斗一樣去演練,像演練一樣去戰斗。演練過后,全體參演者心中都有著滿滿的收獲,對自己肩上的責任有了更多感悟。但演練成績取得的同時,他們也清醒地知道,今天的演練都是在精心策劃、情景預設、反復排練后模擬而成,演練得再多,意料之外的情形不可避免,唯有參演各方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分析問題、不足,找準方向、措施,才能真正實現可預可防可控。
微信公眾號
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