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晚間,一輛紅色半掛貨車停在了三河東站的入口廣場,許久沒有啟動,班長陳少楠上前詢問時,司機師傅正焦急地按著手機,額頭上布滿了汗珠。
原來,司機黃師傅今天開的車是朋友的,從外地拉貨進入三河,并與朋友約好在附近服務區見面,但因為出行匆忙,手機沒充過滿電就出發了,等到電量見底才發現,車上沒有與自己手機適配的充電設備,等到手機關機,再加上對附近路段不熟,又無法與朋友取得聯系,事情眼看就要耽誤了,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經過司機師傅的描述,陳少楠判斷黃師傅與朋友的約定服務區可能是三河西服務區,由三河東站進入高速,轉向密云方向,只有幾公里之遙。路段確定了,陳少楠又用自己的手機幫助黃師傅與朋友取得聯系,重新約定時間,并確認約定服務區具體名稱和位置。黃師傅這才松了一口氣:“總算沒有耽誤事兒!”
無論何時,念茲在茲的是群眾;無論在哪,牽腸掛肚的是司乘。最難得的事情就是,歷經風霜而初心不改,飽經滄桑而本色依舊,急司乘之所急,想司乘之所想,正是每一位三河東人最原始的初心,用盡所有心力讓司乘過通暢的收費站,走舒心的高速路,彰顯出三河東站深厚的為民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