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漫筆》猶如一張兒時的舊船票帶你回到童年的故鄉(xiāng)。
在《北平漫筆》里林海音女士以熟悉的熱栗子、看華表、擠老米這類代表記憶的味道,標(biāo)志性建筑,少時游戲等來入文,去回憶兒時的舊時光,去追憶那童年的味,童年的趣,童年的好奇,童年的驚喜,闡發(fā)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懷念之情。她的情是幸福的又是苦澀的。幸福于那些美好時刻,苦澀于再無法回到那些時刻。
讀《北平漫筆》讓我也想到了自己童年的很多趣事,不禁感慨童年是多么的天真和快樂啊。那些場景似乎隨著作者的情懷一一浮現(xiàn)在眼簾,又像是一場夢讓我穿越時空的隧道,回到那年、那天、那時。
文中作者說的“擠老米”,也就是曬暖,在我們當(dāng)?shù)啬墙小皵D旮旯”,就是一群孩子在課間時間,一堆人在太陽底下排成一排靠著墻面擠呀擠,嘴里還唱著那首關(guān)于“擠旮旯”的童謠——“擠呀擠旮旯,擠出旮旯下小貓”,哈哈哈,每次被擠出的孩子都是不情愿的撅起小嘴。雖說被擠出不情愿,但每次一說玩大家都是興高采烈地加入。那時的我們暖暖的太陽曬著,歡快的歌兒唱著,那清脆、爽朗的笑聲仿佛透過天空到達(dá)遙遠(yuǎn)的蒼穹。
我記得上學(xué)時,每到第二節(jié)課,我都會不自主地向教室外面張望,嘿嘿,因為每次第二節(jié)課下,都會有個賣燒餅的老爺爺來,他每次帶兩種燒餅來,一種白糖扭絲的,一種紅糖的,我喜歡吃白糖的。白糖燒餅上面一層薄薄的白砂糖,我都是先把白砂糖吃了再去吃餅。那時根本沒有塑料口袋,老爺爺都是用廢舊的書本紙給我們包個燒餅,在帶有寫滿字跡的紙里啃食著燒餅,別提有多美了,也沒曾想過那廢舊書本紙干不干凈,衛(wèi)不衛(wèi)生,吃了健不健康。說不定還吃了不少文化進(jìn)肚呢!有時候老爺爺不來,我透過窗戶怎么也找不著老爺爺?shù)纳碛?,?nèi)心的失落感別提有多苦悶,整一天都提不起精神來,也只能寄希望于第二天的等待中。現(xiàn)在想想,原來自己小時候還是個“好吃鬼”。
小時候最窘的事兒,便是站在別人家門口找人家玩了吧!我們生長在農(nóng)村,每家都有一個院子,每次下午放學(xué)或者周六日想找同學(xué)玩的時候,就是悄悄推開同學(xué)家的院門,然后扯著嗓子問人家玩嗎。那時我最好的朋友是午艷和瑞雪,比如我想找瑞雪玩,我就會站在她們家門口問人家,“瑞雪在么,你玩不?”人家要是有時間跟我玩,我就會在門口幸幸地等人家,人家要是不愿意出來,我就會失望地去別家再找其他同學(xué)玩?,F(xiàn)在想想那時為了玩站在人家門口好傻好傻。去同學(xué)家找同學(xué),最怕的就是她們家有狗,你打開院門,剛開始喊,那條看門狗就站起來直沖沖的向你飛來,你嚇得轉(zhuǎn)身就跑,可還是逃不過狗的速度,就這樣你的大腿被狗狠狠地咬住,你哭啊哭,直到狗主人出來把狗嚇退,你才收住眼淚,看看褲子早已被狗牙穿破,光滑的腿上留下了牙印。
那時的我們沒有手機(jī),接觸不到外面的世界,玩的也都是最簡單的游戲,像邁步,跳皮筋,轉(zhuǎn)呼啦圈,彈彈珠,躲貓貓等。可我們在我們的小世界里面玩的也不亦樂乎。
時光雖已不能倒回,然童年的足跡卻在心底盛開。希望被成年人煩惱打擾的大多數(shù),有時間能夠讀一讀林海音女士的《北平漫筆》,在作者的筆端重回自己的童年時代,重溫那段美好,重新找回自己的快樂。
微博
微信公眾號
頭條號
抖音號
快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