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近日,明湖濱河公園秋意正濃,大道銀杏落金黃,忽起秋風(fēng)舞華裳。我曾于往年觀過如此勝景,確感美不勝收,嘆為觀止。趁著周末,我便萌生了再次前去觀景的心境。起初女兒是有些不同意的,但禁不住我的百般“誘惑”,終于同意前往。
一路上我興致很高,忍不住向女兒描述著明湖的晚秋盛景、花草林木,情緒所到之處,便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劃了起來。女兒被我異乎尋常的樣子逗樂了,“咯咯”地笑著撲進(jìn)我的懷里撒嬌道:“媽媽,我去,我去,我去還不行嗎?!”
就這樣,與女兒嬉戲間,忽覺不遠(yuǎn)處隱約出現(xiàn)了大片大片耀眼的金黃色,待車子再向前行駛一段距離后,中央景觀大道赫然出現(xiàn)在眼前?;液稚牡缆穼掗煻L遠(yuǎn),路牙石側(cè)的人行道上,銀杏樹傍路而生,間隔約為十米左右,樹干高大且筆直,樹枝兒也是直的多,但也不乏有幾枝彎的古怪,確恰到好處。一片片、一層層、一摞摞扇形黃葉錯落有致、疏密有序、層次分明地嵌合在樹枝上,遠(yuǎn)遠(yuǎn)望去,葉片紋絲不動,像極了出自名家之手的一幅古畫,臨摹出秋天的明朗與壯麗。
霎時間,秋風(fēng)過,銀杏落,四周由上而下悠然擺出一時金黃色的“蝴蝶陣”。細(xì)看葉落,才發(fā)覺那熟透的銀杏果也隨之紛紛墜地,崩裂開來、汁液流濺。
正值童真的女兒被這凡景象深深地驚艷到了,開心地手舞足蹈,她一時讓我牽起她的小手,飛奔到樹下?lián)炻淙~;一時又雙手捧起滿懷落葉做“天女散花”;一會兒爬到父親肩上想要夠到樹上的葉子,一會兒又調(diào)皮地用兩片落葉蒙住自己的雙眼吵著要我為她拍照;一下輕盈轉(zhuǎn)體,一下又嬌俏可愛。此時此刻,她眉眼彎彎,“咯咯”地笑著、“精靈般”地跳著、“肆無忌憚”地鬧著,宛如畫中的一個元素,每一幀都活潑可愛、美好幸福。此時此刻“時光安然”便清晰地在我的眼前具象化了。
近看樹下,樹根兒周圍的土穴中,圓圓滿滿鋪上了一層金黃的葉片,混合著秋風(fēng)的清冷,微微顫抖著,散發(fā)出淡淡的植物清香。目光稍遠(yuǎn),花灰色路牙石下,零零落落棲息著無數(shù)片散葉兒,或遠(yuǎn)或近、或平或卷、或深或淺,一直散落到遠(yuǎn)方。再抬眼望去,高遠(yuǎn)、湛藍(lán)的天,偉岸、金黃的樹,寬闊、清灰的路相交輝映。晶瑩剔透的陽光透過樹枝兒的縫隙,輕輕灑落在金色葉片上,泛起點點光亮;斑駁的樹影兒順著樹根兒恰如其分投影在路面上,渲染出不均勻的墨色。一時間,明黃、明藍(lán)、明灰、明墨天然撞色,仿若大自然送上的一場視覺盛宴,讓人心生怡悅,氣轉(zhuǎn)翩躚。
忽然間,女兒向我飛奔過來道:“媽媽,老師教我們‘銀杏水杉活化石’,就是說銀杏樹和水杉一樣,在地球上生長了很久很久,在古代就有,對不對?”我被她童趣的語言逗笑了,小孩子眼中的很久很久到底有多久,大概她也不清楚,而銀杏樹切切實實有幾億年的古老歷史了。作為中國的國樹,樹界的長壽明星,樹齡可達(dá)千年以上,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古老文明和堅韌不拔;同時,它也有著悠久的文化淵源,不僅觀賞價值高,果實亦可入藥,治病救人。原來,它不僅容顏美,心靈亦美。
思緒飄飛間,女兒又蹦蹦跳跳的跑過來,興奮地告訴我她挑揀了許多銀杏葉,要我回家陪她一起做樹葉畫,看著女兒興高采烈的樣子,我滿口答應(yīng)。一陣涼風(fēng)起,諸多葉片紛紛飄落,我牽起女兒的小手,迎風(fēng)走在滿是銀杏的大道上,頗感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
微博
微信公眾號
頭條號
抖音號
快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