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天性在草場上飛漲,青春的色彩在天空下綻放,翻開這本張品成先生的《我的軍團我的兵》,比之看別的紅色經典故事又有另一番特別的感覺。
《我的軍團我的兵》的敘事大背景是紅軍艱難的長征時期,但小說的整體并沒有走向常規的歷史敘事,也沒有戰爭死傷的場面描寫,更多的是表現少年們在艱難的條件之下,昂揚起的生活的熱情和使命在身的頑強意志。
回到故事的兩位主角少年樊天九和歐前響身上,他們先后加入了紅軍隊伍,因為敵人的瘋狂“圍剿”,所以只能跟著紅軍的大部隊持續不斷車推出。而在長征的途中,缺衣少食、道路艱險,兩位少年并不氣餒,而是以友誼筑城,以勇敢求索,他們吃野菜,他們找野果。困難沒有攔住他們,艱難沒有阻礙他們,他們身上蓬發的是生命力,是積極向上的精神。接著,他們又接到了自己的使命,看管藏民們留下的牦牛、馬和羊等牲口。
小小的少年們用自己稚嫩的肩膀肩負起了這份關系著紅軍顏面的任務,他們給這些畜牧起了名字,還把它們當做了自己的“軍團”和“兵”,扎扎實實地履行著身為紅軍戰士的使命。饑餓、困難并不能打到他們,他們是英勇的紅軍戰士,他們用生命和熱血書寫下了動人的革命篇章。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回想當年的長征路,二兩五千里艱險的征程,我們留下了多少壯麗的圖畫。渡湘江烏江、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過草地、翻雪山等等,每一幕都烙印下了革命先輩們偉大的身影,更為我們留下了不朽的長征精神。
唯有信仰與熱愛不可辜負,唯有歷史與精神不可遺忘。作為河北青銀的一員,我們更需要堅守在高速事業上,堅守在“為人民服務”的征程中,不畏任何困難的挑戰,不畏前方艱險的征程,始終洋溢起少年人的蓬勃生命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為高速事業的發展增添動力!